清末民国时期,水稻生产沿用人力畜力劳作,动力机械参与农田作业基本上一片空白。
50~60年代,主要发展人、畜力机械,研制推广畜力水田犁、手动喷雾器、人力插秧机、畜力收割机和脚踏打稻机等,其中以打稻机推广数量最大。70年代,继续推广人、畜力机具,并开始水稻生产作业所需动力机具的研制、开发、推广。1999年7月,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通知》,各地农机化进程加快,水田机械数量增加。年末,全市拥有农用作业机械174.79万台(件)。
拖拉机农业耕作机械中主要动力机械,分为链轧式、轮式、小轮式、手扶式等数种型号。民国19年8月,华容县隆西乡省第二孤儿院所属的隆庆农场从上海购置1台美制32千瓦轮式拖拉机和犁、圆盘耙播种机,用以开垦荒地,垦出约千亩面积。次年因涨水,作物全部失收,拖拉机被水淹而报废,丢弃在河边的平台上。36年5月,联合国救济总署为救济岳阳灾区,运来美制福特牌曳引机20台、开塘机3台(即75马力的推土机),配备二铧犁、齿耙、圆盘耙、多齿耕耘器、割草机、播种机等农机具;训练区设在永成垸,并派2名美籍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拖拉机操作训练先后招收学员48人,5~9月先后在岳阳永成垸、自成垸、金家门、徐家垸、黄公庙、岳阳东郊及华容县砖桥等地共垦荒地7600多亩。次年6月,洞庭湖涨水溃垸,开荒所种植的几千亩作物全部被淹没,所有机械从岳阳撤到长沙。
1956年3月,根据中央“棉花区先走一步建站”的精神,省农业厅在岳阳县广兴洲区建立岳阳农业拖拉机站,为境内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有8台拖拉机、288马力,并配备机引犁耙和播种机等农具。 1957年4月,岳阳拖拉机站在广兴乡同兴农业合作社进行首次水田机耕作业,5月13日《新湖南报》载有《用拖拉机播种棉花》一文,“岳阳拖拉机站为广兴乡玉河农业生产合作社用拖拉机牵引四行播种机播种棉花。该社播种1300亩‘岱字’棉,播种前进行两次浅耕,4月中旬全部完成播种任务,比往年提前半个月。”1959年2月,省属岳阳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改名为岳阳县君山拖拉机站,归岳阳县农机局管理,下设君山、广兴洲2个机耕队。6月,临湘县成立国营拖拉机站,负责全县拖拉机的管理;8月,华容县成立国营拖拉机站;1960年,平江县成立国营拖拉机站;1962年7月,湘阴县成立国营拖拉机站。至此,境内拖拉机站共有拖拉机252台、11422千瓦,完成机耕面积28.12万亩。 1963~1966年,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拖拉机站工作的决定》,拖拉机的发展和管理走向正规化。1966年末,拖拉机保有量329 台,13.778千瓦,春耕、双抢两季共完成机耕、机蒲面积41.149万亩。1979年,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开始发展集体所有制的拖拉机和其他耕作机械,拖拉机发展到6184台、122.423千瓦,两季共完成机耕机蒲面积352.26万亩。各县国营拖拉机站的拖拉机也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
80年代,拖拉机继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1989年,全市拖拉机保有量16265台,其中户营耕作用拖拉机达13726台,占拖拉机总量的84.4%。90年代,大、中型拖拉机逐步减少,手扶拖拉机老型号逐步被淘汰,新增拖拉机缓慢。由于机滚船、机耕船、水田耕整机先后问世,拖拉机淡出农田耕作,转向短途运输作业,机耕作业逐步被新的机械所取代。
机滚船水田耕作机械之一,在湖区泥脚深的水田,拖拉机下田容易陷车,机滚船做成船形浮力好,不存在陷车。1969年,国营黄盖湖农场、临湘县江南公社首先从湖北省购进机滚船。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以湖南省生产的190型柴油机为动力,研制了一种10~12马力小型机滚船,在江南公社、华容县景港公社水田蒲滚试用,农民反映很好。 1971年9月,全省机滚船现场会在临湘县江南公社召开,有40多个湖区县的农机局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观看机滚船作业表演。11月,地区农机化会议印发江南公社全力发展水田机滚船的经验。会后,湘阴县、屈原农场和汨罗县从临湘县和湖北省洪湖县引进使用机滚船。1972年春,湘阴县在引进样机的基础上改进制造,当年生产73台,“双抢”季节下田68台。5月,在华容县对样品进行省级鉴定,初步定型,定名为湘农—10型机滚船,在地区农村推广,后经省向益阳、常德等地区推广。1973年底,共推广机滚船641台,占全省机滚船总保有量的46.6%。1977年,境内推广机滚船形成高潮。机滚船将动力置于船体之中,后面带动的轧滚或蒲滚,既是行走装置又是工作机具,春耕时,一般用机耕或牛耕将水田翻坯,然后用机滚船去蒲,“双抢”季节对未放水收割的稻田,可直接进行蒲田作业。湖区县又相继引进和推广省农机研究所研制的、属省级定型的“湘农—5型机滚船”,机滚船在境内得到发展,1980年,机滚船保有量达到 4036台,机蒲面积50多万亩。尔后,由于机滚船的技术问题及联产承包后生产规模变小,发展受阻滞,以至逐渐淘汰。
机耕船又称船式拖拉机,是岳阳农村的一种水田耕作机械。1972年冬,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派人到湖北省沔阳县学习制造,随后联合研制。这种机耕船形似机滚船,所不同的是在船体两侧安有2只铁质驱动轮,大多数都用在水田犁、耙作业。1973年,华容县景港公社农具厂、县机械厂在地区农机研究所帮助下各试制1台,分别安装290型和1115 型柴油机动力。1976年,华容县、临湘县、钱粮湖农场分别从湖北等省引进机耕船样机进行改进试验。1978年,省农机局向全省推荐湘江—10型机耕船。 1983年,机耕船在全市保有量427台。1984年后,数量会降低。其原因是机耕船对于深泥脚田不能作业,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用途单纯等,大面积推广困难,后被水田耕整机代替。
水田耕整机在岳阳改制成功和推广使用,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首创。以3~4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安装在耕整机架的头部,耕整机架上还设置离合器、变速厢、驱动链轮链条,机架后部有牵引板。为增加耕整机稳定性能,又设置平衡拖板(或平衡轮),经变速厢降速后的力矩传给驱动铁轮,机架上安座位和操纵把手,机架后面可分别拖拉专用的单铧犁或耙、蒲滚进行水田耕、耙、蒲作业,也可进行旱地犁耙作业。80年代,随着农村以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为解决耕牛不足的困难,便自发购买小型耕作机具, 耕整机作为一种新型耕作机械应运而生。1980年,岳阳县广兴公社普兴大队二生产队村民李海云买了1台“动插头”当耕牛使用,为自己的责任田耕作,效果很好;湘阴县关公潭乡群建村村民用动力插秧机行走装置(包括动力部分在内),配带畜力犁、耙、滚进行水田作业获得成功,至年底发展到3台。这是境内最早出现和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耕整机。此后,耕整机快速地发展,至1981年底,湘阴县发展到12台。1982年,华容县农民从外地购进废弃的动力插秧机头当耕牛使用,1人驾驶,1人掌犁,不仅投资少,而且能担负耕牛的全部作业,当年发展226台。1983年4月,临湘县农机公司从南县购进“动插头”2台在县农科所试耕试耙表演,赢得好评。为在全县推广,县农机研究所组织技术人员带上耕整机到桃林、路口、羊楼司、长安、乘风、五里等17个乡镇进行示范表演,完成耕耙作业 303亩,前来参观者4200多人,通过示范表演,当场订货37台(套)。1989年,全市水田耕整机发展到26736台(套),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湘阴、华容、汨罗等县(市)。年机耕面积达145万多亩,占应机耕总面积的49.5%。
80年代,耕整机得到空前推广,鼎盛时期社会保有量达到7万多台,农民称之为“一头牛的价钱,三头牛的工效,半头牛的成本”,从而普遍推广应用。1999年,全市水田耕整机保有量达87622台,完成机耕面积209万多亩,节约用工1065万个,亩均节省成本17.9元,亩均增产粮食24.5公斤。初步实现“耕田不用牛”的愿望,耕牛基本退出农田作业。
软盘育秧水稻软盘抛秧栽培, 采用塑料软盘育秧,让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掷,自由落入田间定植,是一种新型水稻栽培方法。1996年12月,市农机研究所建立水稻育秧软盘生产基地。1997年,临湘市长塘镇长塘村选用早稻两系杂交,3月16日播种,4月26日抛秧,成秧率在90%左右,亩均增产65公斤。当年除夕,该村 20户农民,自发组织送一个红包(现金1000元)、一块红匾到农技推广部门,农民十分满意地说:“水稻软盘抛秧真好,人在田埂走,秧在空中飞,插秧再不面朝黄土背朝天。”该年供应软盘200多万张,全市推广20万亩早稻抛秧新技术,节约秧田1.6万亩,年增产粮食1400多万公斤,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软盘抛秧栽培后,单位面积“苗多、穗多、粒多”;一般每季每亩水稻可直接增产1成以上,新增产值100余元。全市多方筹资近100万元用于水稻育秧软盘生产,共印发宣传材料4万份,组织现场示范表演240次,技术培养和训练165期,参加人数达4万余人。2460名农机和农技人员下到乡村、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了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水稻插秧机1958年,境内农村开始引进人力插秧机。岳阳县引进2台醴陵—2型简易人力插秧机试用,因漏插严重、伤秧较多未应用。1958年冬,湘阴县委作出推广简易插秧机的决定,并向各社、场分配4.26万部任务,至1960年,全县制造木质插秧机3.2万台。华容县成立插秧机制造推广指挥部,抽调科、局长8人、脱产干部20 多人,集中全县铁、木工640多人,建立10个插秧机制造厂,到4月中旬共造出插秧机5102部、秧厢1万多个,耗用木材130多立方米。插秧机制成后, 机插面积达17万亩。由于插秧机性能不佳,插秧质量不过关,大多数未下田使用即废弃不用。临湘县组织730个技术工人制造出插秧机11425部,实际推广 9722部,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屈原农场试制一批人力插秧机,在田间试插未成功;总场又从外地购进85部人力插秧机试插,仍旧失败。1964年12月 9日,岳阳县农具改革办公室在《调查报告》中指出:插秧机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是机具本身缺陷大,原材料不合要求,使用不熟练,地区条件有差别,脱离客观实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极大浪费。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在同样条件下,使用插秧机,机手插其苗要高3~5寸,均反映增产,但总是推广不开。其原因一是插秧机质量还有一定的问题;二是农机与农艺配合不够好,水稻栽培技术变革频繁,插秧机械的研制工作跟不上农艺的变革;三是工效问题,由于拔秧机械不配套,辅助工时多,影响了工效;四是动力插秧机的修理成本高,开支大;五是育秧不适应机插的要求,一部动力插秧机要6人拔秧、4人运秧、3人用机器、10人补苗。 1982年,全市仅有动力插秧机98台、人力插秧机2115部,使用插秧机的慢慢的变少,许多社队不再使用。插秧机这个难题终未圆满解决。
旱地播种机1957年5月,岳阳县拖拉机站为广兴乡玉河农业生产合作社用拖拉机牵引四行播种机播种棉花。1959年,屈原农场引进24行谷物播种机和4行棉花播种机共18部,用于大面积旱粮作物和棉花播种。
1960年君山农场成立机务部以后,拥有24行谷物播种机2台、四行棉花播种机4台,大面积旱地作物开始用机械播种。临湘县拖拉机站是境内建站较早的国营站,也是拥有谷物播种机和棉花播种机较早的单位。在农业集体生产经营的前期,播种机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后因旱土改水田和农艺革新,播种机失去作用。1957~1964年,岳阳县广兴洲拖拉机站在广兴区各公社和华容县砖桥公社鸭业社及君山农场等地代耕时,采用旱地编组作业,犁、耙、开沟、播种和五道工序衔接起来、流水作业一次完成。1964年, 旱地配套作业机组完成49477亩配套作业量。使用4行棉播机和24行谷物播种机,分别担负棉花、小麦的播种任务。1969年,君山农场拥有谷物播种机 15台、棉花播种机24台,共完成机播面积61850亩,占作物总面积的54.8%;钱粮湖农场、屈原农场分别拥有播种机45台和30台,旱土作物基本上实现机械播种。1970年始,旱地不断改为水田,旱地作物面积逐年减少,棉花种植由单种改为套种,由直播改为单株移栽,这一些因素制约了播种机的使用,机播面积年年在下降,1980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规模变小,大型播种机械完全失去作用被报废。1984年,各类播种机基本停止使用。
农作物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一是采取人工捕捉和撒石灰,二是利用严冬降霜下雪气温低冻死越冬的成虫、虫卵、病毒。50年代,开始使用植保机械(又称药械)给农作物治虫、治病,主要有人力喷雾(粉)器、动力喷雾(粉)器和其他植保机械(或设施)等三大类。
人力喷雾(粉)器1950 年,华容县注南、注北、北景港产棉垸区虫害严重。该县购进砒霜钙、滴滴涕等药物1050公斤,喷雾器械130台,共发动2483户农民进行病虫防治,取得较好效果。1952年,省农林厅下拨配发一批治虫工具和杀虫药械。湘阴县开始使用药物治虫,使用的药械是人力单管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1953年开始,岳阳县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农业社得到党和政府无偿投放的半机械化治虫药物和药械,尔后逐步普及。1954年,临湘县引进单管喷雾器317台投放农村治虫,其中喷雾器228台、喷枪89支,并先在县农科所进行药械防治病虫害示范表演,取得很好效果。次年,该县喷雾器发展到772部,防治面积14.12万亩。 1956年5月,华容县引进日本产手摇式和背包式喷雾器共31台投入农村使用。1958年,人力喷雾器开始普及到生产队,50年代末~60年代初,屈原农场大量引进推广双人木桶手压式喷雾器,同时引进少量铁筒压缩式喷雾器。人力喷雾(粉)器结构简、重量轻、机动性强、使用操作方便,购置成本费低,适合农村需要,因此,从70年代起开始步入大发展期,主要机型是背负(背包)手压式。在农村集体化生产时,每个生产队平均有5~6台。在发展人力喷雾器的同时,将人力喷粉器全部淘汰,原因是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有剧毒的“六六六”等粉剂农药。1980年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规模变小,人力喷雾器进入千家万户,至1989年,全市有人力喷雾器39361台(部),平均11.3亩就有1台人力喷雾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适应于一家一户使用的人力植保机械再次进入发展高潮。1999年,全市保有量为51.4万台。
动力喷雾(粉)器以内燃机 (汽油机、柴油机)或电动机为动力源带动的喷雾(粉)器械,马力适当,工效高,重量轻,可以由一个劳力背着使用。1961年,境内出现第一部动力喷雾器, 最早在屈原农场琴棋望试用。此后,逐年推广。1968年,岳阳县广兴公社江南大队一生产队和广兴大队四生产队,分别从县生资门市部购进1台日本产丸山牌背负式动力喷雾(粉)器,用于大面积棉花和水稻治虫。1969年,华容县引进动力喷雾器7部,均为担架式,因易出故障、配件难购买等原因,发展速度缓慢。 1971年,湘阴县鹤龙湖农场引进动力喷雾器灭虫,使用中因故障多、耗药量大,发展不快。1975年,岳阳县农机研究所与广兴公社庆丰大队将1台废置的东风—2型动力插秧机改装成有12个喷头、喷幅2米宽的自走式机动喷雾器,经大田试验效果甚佳,适应于大面积棉田治虫,又在机架下面加装小犁铲进行中耕棉田试验,效果较好。1978年,岳阳县筻口、新墙、新开等公社引进上海产东方红-18型背负式和工农—36型担架式喷雾器推广应用,至1980年,全县发展到76部。1978年,华容县被列为全省推广动力植保机械重点县之一,推广东方红18型背负式动力喷雾器,使用效果很好,1980年,该县发展到500 台。1983年,临湘县农机研究所在桃林镇骆坪村用1台东方红—18型动力喷雾器进行防治病虫害试验,用该机具配CX—6型旋风喷头喷洒农药,防治红蜘蛛、棉蛉虫、红蛉虫、金钢钻虫等病虫害,效果非常明显。采用超低量喷头喷洒,农药兑水的比例为1∶50,防治稻瘟病和卷叶虫效果特别好。同时采用低浓度喷雾防治茶叶的吊丝虫、绒毛虫、刺蛾等害虫效果也很好。1981年,全市动力喷雾器达1453台。1999年,全市喷雾(粉)器保有量5606台,比1989年上升1.4倍;年机械植保面积126.8万亩,比1989年增长136%。
飞机治虫1961年,华容县部分公社晚稻受到三化螟虫的危害。因植保药械尚未普及到生产队,从省民航局请调飞机1架,8月下旬~9月下旬,共出动18次,先后在景港、操军、万庾、新河、护城5个公社农田上空喷撒“六六六”粉剂进行防治,喷撒药粉面积达3.6万亩,有效地抑制住三化螟虫的危害。1966年7~8月,君山农场大面积棉花和晚稻受到病虫害侵袭,农场从省民航局租1架飞机投入治虫,共飞行125小时,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侵袭。利用飞机治虫工效高,但成本高,药剂浪费大,特别是对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人畜安全。在人力和动力植保机械普及的情况下,已不提倡用飞机治虫了。岳阳县洞庭湖区的几个芦苇场,每年春季仍租用飞机进行大面积撒药治虫。
黑光灯传统方法是:夜间在田间地头放一盆水,水中可滴入几滴油或农药,盆内点燃一盏防风防雨马灯,可将周围百米以内的飞蛾诱来扑灯,掉于盆内被油层粘住翅膀而溺死于水中。随着农村电源慢慢地发展,各地用白炽电灯代替油灯,后发展到用黑光灯代替白炽灯,能诱杀更多的害虫。1971年,屈原农场在棉田大量安装黑光灯,诱杀飞蛾效果甚佳。 1974年,湘阴县始推广黑光灯诱杀害虫,至1977年,该县农村发展到6746盏,防治面积达18.29万亩。1975年,华容县第一中学研制的锌—— 空气电池黑光灯取得成功,并大批生产投放农村使用,至1979年,该县农村发展到7359盏。1976年始,临湘县大量推广应用黑光灯诱杀害虫,至 1978年,该县农村发展到3995盏。汨罗市从1977年开始广泛地使用黑光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小规模诱虫反而易使飞蛾集中,黑光灯数量逐年减少并淘汰。
人力捕虫器1955年前,稻田、麦田、高粱地和玉米地发生大蝗虫(即蚂蚱)危害时,常用纱布做成网兜进行捕捉。1976年,华容县梅田公社金鸡大队农民柏正春创造一种形若独轮车的捕虫器,用纱布、塑料薄膜、木条钉制而成。使用时由人工推动前进,捕虫器的地轮带动捕虫滚轮转动,害虫被驱赶闯进纱网内,被洒在纱网和薄膜上的机油粘住,达到捕捉稻化螟飞蛾和蝗虫之目的。后由华容县农机研究所改进,定名为湘华1号水稻捕虫器,全县800多台。
人力打稻机1955年,湘阴县推广人力打稻机,但因当时水稻是高秆品种,不适应打稻机脱粒,被搁置下来。1956年,华容县推广人力打稻机500台,因质量低劣而停止发展。1959 年,屈原农场推广人力打稻机415台,逐步取代扮桶脱粒。1959~1960年,华容县再度推广人力打稻机2043台,仍因质量低劣,实际使用很少。 1963年,农村大面积种植农垦58晚稻优良品种,该稻株矮穗坚,用扮桶很难脱粒。省农业厅根据各地反映,在人力打稻机中筛选推荐T—737型。1964 年,省农业厅无偿分配给湘阴县20台,经试用,工效高、浪费小。1965年,该县发展到2331台。至1989年,全市人力打稻机发展到21.2285万台。1999年,全市拥有人力打稻机36.5万台。
动力打稻机1964年,平江县在人力打稻机基础上改装动力打稻机,效果良好。1965年,华容县、岳阳县和钱粮湖农场将小柴油机安装到人力打稻机上使用,因小柴油机货源紧缺,发展速度慢。1967年,华容县新河、景港2个公社从外地购进湘江—3型汽油机210台,与737型人力打稻机配套使用,后因机械发动困难、故障多、配件奇缺等原因逐步淘汰。1969年,临湘县利用737型人力打稻机配上小柴油机和小电动机改装成动力打稻机;屈原农场从外地引进4台动力打稻机试用。70年代初期,华容县大批引进小型电动机改装人力打稻机,但因电动打稻机使用不够安全,电网供电不正常,被迫放弃。尔后,湖南省3马力柴油机批量生产,农村电网基本形成,境内动力打稻机得到较快发展,1974年,全市共有3207台,1999年发展到32274台、73279千瓦。
动力脱粒机1960年1月, 岳阳县新墙公社党委毛致用和该社三合大队党总支书熊元木一起,创制用10马力柴油机带动人力打稻机10台,组织40个劳力编组作业,一天脱粒稻谷 5万多公斤。1961年,省农业厅从河南开封农机厂引进4台动力脱粒机,投放岳阳县广兴洲拖拉机站试用。70年代后期,境内动力脱粒机有较大发展。岳阳县推广湖南省生产的常汉—130型动力脱粒机,除用于早、中稻脱粒外,还用于复脱禾毛、短穗、绿肥草籽和其他颗粒作物。至1999年,全市动力脱粒机保有量达76086台。但是,由于动力脱粒机只能固定于场所作业,移动不便,且不能保持稻草的完整,加上一家一户不便于使用,因而停止发展。
联合收割机有自走式、背负式、牵引式3种,是集收割、脱粒和清洗于一体的收获机械,故称联合收割机。1957年,省农业厅调配给岳阳县拖拉机站1台苏联产康拜因(即联合收割机), 功率60千瓦,但因体积非常庞大,只能适用于土地广阔平坦、作物连片的旱地收割,所以未经使用就调走了。1959年12月,屈原农场从黑龙江调来康拜因2台, 次年在白鱼歧大队试用,收割大面积小麦效果良好,为境内第一次使用联合收割机。1962年,该场又引进1台联合收割机。后因农场小麦养殖面积减少,联合收割机被闲置未用。1968~1980年,先后引进小型珠江12—1型、珠江12—3型及丰收—35型联合收割机19台,用于水稻收割。1974年,华容县农机研究所从临湘县引进用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全喂入式小型联合收割机1台,在景港公社联盟大队、五爱大队试验,因使用效果不理想未能推广。1979年,岳阳地区科委在岳阳县新开公社方园大队办农业机械化试点,引进临湘县机械厂生产的丰收—35型拖拉机配套的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1台试用。1979年,国家农垦部和省科委在君山农场创办1000亩水稻机械化试点,推动了君山农场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至1980年,该场发展到41台,占境内同年总保有量 51.3%,该场基本上实现水稻收割机械化。农场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水稻机收面积减少,收割机相应减少。1980年7月14日~8月4日,临湘县农机研究所将该县机械厂生产的4台临湘3号4LD—2.5中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分别在7个公社进行作业跟踪考察。根据结果得出,有机耕路、田面干、泥脚浅、丘块大、操作技术熟练的能充分的发挥效益。在长塘公社托坝大队新建生产队台上丘收割时,5.6亩早稻仅70分钟就收割完毕,平均每小时工效为4.8亩,而在长安公社大岭大队赵二生产队一丘试验田里收割,1.56亩早稻由于泥脚深,拖拉机只能慢速转向,收割花了76分钟,平均每小时工效为1.23亩。1980 年,境内有收割机80台。90年代,为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的问题,广大农民对收割机要求迫切。1996年,湘阴县濠河镇添购25台,农机大户开始崛起。兴隆村农机大户易新华花1.8万元购1台小型收割机,第二年又拿出3.2万元添1台中型收割机,在全镇范围内与农户承包收割早、中、晚稻800多亩, 一年增加收入3.2万元。该镇农机站组织联合收割机15台跨区作业,年均创收32万多元。市农机局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共同出资的办法,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先后组织20次收割作业演示会,提升农民对农田机械化作业的认识。1999年,在市人大、政协会议期间,组织中国人民第六九○六工厂、临湘市机械厂4种联合收割机机型到会议进行示范表演,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表的重视与支持。岳阳县中洲乡农民通过观看机收表演后,自发筹集资金150万元,购进25台联合收割机,除完成当地水稻收割任务外,组成机收服务队到河南、河北等省跨区作业,年完成机收面积7万多亩,作业服务收入近200万元。 1999年,全市发展联合收割机262台,计18种机型,作业面积3万多亩。